2046 (电影)

2046 (电影)

《2046》的构思可追溯至1997年,王家卫原计划以两部背靠背电影,呈现香港回归前后的时代变迁。第一部作品暂名为《北京之夏》;而第二部则原构想为一部融合科幻与奇幻元素的作品,其灵感部分来自于三部19世纪的经典歌剧:《诺玛》、《托斯卡》与《蝴蝶夫人》。这两部影片原计划由来自东亚各地的投资方与演员共同参与制作。[6]

[7]

根据王家卫本人所述,《2046》的命名与核心概念直接源于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提出的“五十年不变”承诺,其中“2046年”正是该承诺的最后一年。[8][9][10]王家卫指出,他希望借由这部作品探讨“承诺”这一主题:在人生中,是否真的有任何事物能够历经五十年而不变。他进一步引用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·加西亚·马尔克斯的名著《百年孤寂》作为灵感来源,特别是小说开头对过去与未来交错的叙述方式,启发了他以未来年份为背景创作电影。王家卫并不追求写实的未来景象,而是想营造一种带有怀旧色彩的未来幻想,就如同一位1966年的人所想像的未来幻想,带有漫画般的风格与色调。[11][12][9]实际制作进程于1999年底启动,当时《2046》与《花样年华》同时进入前期筹备。不过,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影响,投资环境不稳,使得两部电影的拍摄进度数度延宕。剧组曾赴泰国曼谷勘景,并拍摄了少量镜头,但随着《花样年华》进入正式拍摄阶段,《2046》的进程一度停摆。

2001年,《2046》公布了首批主演名单,包括梁朝伟、张曼玉、王菲、张震及木村拓哉,之后又陆续加入章子怡与巩俐。然而,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位、演员档期冲突以及王家卫表示尚未“找到拍这部片的感觉”,电影拍摄计划再度延后。他坦言此作需长时间的情绪与灵感酝酿[13],该电影曾一度延期至2002年2月开拍[14]。

2002年,王家卫的制片合作伙伴之一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,使得《2046》需依照中国电影制度进行预审,这也迫使王家卫改变一贯“边拍边写”的创作方式。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相关规定,剧本须事先通过审核后方可开机。最终,《2046》的剧本于2002年获得核准,并于11月18日正式在上海开拍。[15][16]当年亦曾传出赵薇参演消息,但其后被赵薇本人及经纪人否认。[17][18]

担任美术指导的张叔平于2003年表示优于,《2046》的拍摄日数有限,停工时间反而更长。由于电影的时间背景横跨1960年代与未来,因此在视觉设计上必须同时建构1966年的怀旧氛围与2046年的未来意象。他指出这部作品在风格上力求与《阿飞正传》与《花样年华》有所区别。[19]

王家卫亦坦言,长期的拍摄过程对剧组成员是一大挑战。要让人长时间持续工作本身就很困难,由于因为演员阵容庞大,所以每个人都在努力发挥最好的一面。能够一起工作五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。”由于拍摄历时多年,部分原定演员在过程中离开,亦有新演员加入,整体制作历程充满变动。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期间,剧组原计划前往上海拍摄另一部企划《手》,但由于香港实施出入境限制,无法成行,转而留在香港拍摄。[8][20]此外,电影在上海市开机后亦发生剧照外泄与现场偷拍事件,王家卫对此表示不满,并将责任归咎于上海电影制片厂保安措施不力。最终,泽东电影公司决定撤换原先合作单位,改与另一家上海当地影视公司合作。[21]电影中的视觉特效由参与《骇客任务》制作的特效团队负责。王家卫表示这对团队是全新挑战,因《2046》中的科幻时空并非真实的未来,而是主角心理世界的象征,属于复古未来式的想像,因此不能流于高科技的风格。这类设计缺乏过去可借鉴的经验,导致制作耗时甚久。[22]

2004年初,王家卫带领剧组回到香港进行《2046》最后阶段拍摄,原计划于3月底返回上海完成最终镜头。然而,当时香港所有摄影棚已被他人预订,拍摄场地一时难以取得。由于时间极度紧迫,王家卫最终在2月底放弃原定在上海拍摄的部分,改于香港完成结尾段落的制作。电影最终于2004年4月底完成全部后制工作,赶及参加同年5月举行的第57届康城影展。[23]香港取景的部分,则包含前域多利道警务处处所、前西环屠房、前太古漆厂、青马大桥下层、前义德道政府宿舍、前新蒲岗裁判署及YMCA必列者士街会所。

阿飞正传与花样年华

编辑

《2046》原定与《花样年华》同时制作,然而由于后者的拍摄进度远超预期,导致原定仅需两到三个月完成的拍摄最终耗时甚久,直接影响《2046》的开拍时程。导演王家卫表示,剧组原打算在《花样年华》完成后立即展开《2046》的拍摄计划,并已初步安排演员档期。然而因拍摄延误,加上演员行程繁忙与档期冲突,导致整体拍摄计划需重新调整。此外,剧组原本预定于上海拍摄《2046》,却因申请拍摄许可需时,加上在场景搭建与演员准备就绪之际又遇上SARS疫情,使得拍摄进度再度推迟。[24]

虽然两者原本为彼此独立的项目,但王家卫回忆,在曼谷拍摄《花样年华》期间,梁朝伟与张曼玉所入住饭店房间的门牌号码为“3-0-几”后称:“为什么不干脆设成2046呢?”这个原本只是玩笑的念头,却在心理层面上促成了两部作品的联系。[25]自此之后,《2046》的结构逐渐围绕此概念发展,故事内容也开始出现与《花样年华》的交集,梁朝伟所饰演的周慕云成为两部作品间的关键角色。此外,《2046》原本构思中的主角是一位邮差,并非作家。

虽然《2046》经常被视为《花样年华》的续集,但王家卫本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。在他的构想中,《2046》更像是一部交响乐作品,而《花样年华》仅是其中的一个乐章。[8]同样地,王家卫也指出《阿飞正传》、《花样年华》与《2046》三者实则构成一个更宏观的叙事体系。曾表示,若将《阿飞正传》和《花样年华》视为《2046》中的篇章,则《2046》便是整个故事的完整体现。即使《阿飞正传》原构想为上下两部,而《花样年华》的故事本可进一步延伸,但他认为即使某些内容在当下未被呈现,仍可透过另一部作品得以表达。因此,《阿飞正传》、《花样年华》与《2046》亦可视为一个非正式的三部曲系列,其中《2046》被视为最终章。[8]

选角

编辑

继《花样年华》后,梁朝伟再度饰演“周慕云”一角。王家卫表示,经历与苏丽珍的感情波折,以及在新加坡的那段痛苦日子后,周慕云在《2046》中变得更加愤世嫉俗。他不再相信爱情与承诺,选择独居旅馆,过着放逐自我的生活。王家卫指出,相较于《花样年华》中含蓄、克制的情感描写,《2046》更着重于探索周慕云对“爱”的定义,苏丽珍已不再是具体的人物,而是记忆中理想化的形象。他在情感上反复将这个理想影子投射于生命中遇见的其他女性身上,使两部作品在情感主题上形成镜像关系[9]。此外,由于角色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,梁朝伟一度质疑角色是否仍是同一人。[9],并在访谈中指出,当王家卫要求他再次演绎周慕云时,希望以全新的面貌来演绎这个角色。[26]

章子怡在片中饰演与周慕云有情感纠葛的舞女白玲。王家卫表示,外界对章子怡的印象大多来自《卧虎藏龙》与《英雄》中的动作形象,但自己则认为她不止于此,尤其是对他在《我的父亲母亲》中演出的肯定。章子怡起初1960年代香港的舞厅文化并不熟悉,王家卫便提供大量参考资料,包括当时邵氏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影片,并让张叔平准备完整服装,供她私下练习。[9]章子怡曾透露,光是发型就需三个半小时打造,并由一位年逾六旬的发型师使用蒸气方式定型。由于拍摄现场没有完整剧本,她只能借由喝清酒度过等待时间。据她所述,演员每天只能在开工前拿到两页手写剧本,临时了解当日拍摄内容。[27]

巩俐在片中饰演一位赌徒苏丽珍,该角色与《花样年华》中张曼玉所饰苏丽珍同名,早在拍摄《手》期间,王家卫便向巩俐提出饰演此角的邀请,巩俐在五分钟内便答应演出。为准备角色,她曾只身前往澳门,实地观察赌场环境与赌徒行为。王家卫陪同她造访当地一家赌场,她每晚携带装满现金的手提包前往赌博,全程未携助理同行,以保留角色准备的真实性。由于她所饰演的角色名为苏丽珍,曾引发外界揣测是否因张曼玉中途退出而临时新增角色。对此,泽东公司澄清,此角色为王家卫原先即规划设计,并非为补位而生;两位苏丽珍虽同名,实则为性格与背景皆截然不同的角色。

刘嘉玲在片中重返她于《阿飞正传》中饰演的Lulu,剧中亦提及张国荣所饰演的“无脚鸟”旭仔[28],王菲则饰演王靖雯,此一角色名称即为她初至香港发展时所使用的艺名。王家卫解释:“我认识王菲的时候,她就叫王靖雯。”,在剧中饰演的机器人角色亦是王菲从影以来的新尝试。木村拓哉为剧中唯一的日本演员,亦为电影剧中剧的主角[29],他曾表示,拍片时常对王家卫的指令感到困惑,幸亏梁朝伟提供许多帮助,甚至鼓励他。[30]

董洁于片中饰演王洁雯。为拍摄该场景,剧组于2003年年底封锁上海长寿路桥,并重新粉刷桥两侧的建筑物,然而,王家卫后来临时决定放弃此场戏份,董洁在《2046》中的所有画面最终亦被删除。[31]

张曼玉以“特别出演”名义回归饰演“苏丽珍”,该角色在片中仅有一段镜头,外界亦曾传闻王家卫有意增加张曼玉戏份,使其成为第三女主角,制片公司则予以否认,说明张曼玉仅为特别出演,镜头有限。据报导,张曼玉因档期问题无法长时间参与拍摄,且不愿重演《花样年华》中的角色,但仍愿与王家卫继续合作。[32]

后制

编辑

2003年,《2046》于上海四季酒店召开媒体见面会,主演梁朝伟、王菲、木村拓哉、张震及摄影师杜可风悉数到场。[33]

2004年4月,《2046》受邀参加第57届康城影展主竞赛单元。时任影展主席吉尔·雅各布(英语:Gilles Jacob)为促成该片在影展首映,要求导演王家卫须于期限前交付最终胶卷。不过,由于王家卫仍在进行剪辑,导致胶卷迟迟未送达。尽管演员与华语媒体已先抵达当地,主办单位最终临时宣布影片将延至5月20日当天才运抵。[34]依照惯例,主竞赛片会先于首映当日早上举办媒体特映场。然而由于王家卫对剪辑版本尚有意见,一直修改到最后一刻,造成交片时间延误。影展官方得知后紧急协调,将正式放映延至5月21日。[35]

雅各布在评估后决定力保该片参赛,但仍需征询当年评审团主席昆汀·塔伦蒂诺的意见。身为导演的塔伦提诺对王家卫的完美主义深表理解,表态愿意代表评审团等待《2046》。[36]事实上,王家卫在登机前一小时才刚剪完首卷胶卷。当时整体结构仍不稳定,剧组无法确定版本是否完整。他回忆,有些原拟收录的场景因尚未完成或不够理想而临时删除,连带影响整体架构。因此,《2046》成为康城影展史上首部未经正式试映即直接于主竞赛放映电影片。[37]

《2046》在媒体场刊获得当届最高分,曾被看好角逐金棕榈奖。然而,最终于5月22日金棕榈奖颁奖典礼中,评审团选出麦可·摩尔执导的纪录片《华氏911》夺得首奖。[38]

影展结束后,王家卫又对电影进行部分剪辑调整。他表示变动幅度不大,主要调整场景顺序、删减镜头,以及改善声音与音乐,并补全当时未完成的CG动画。王坦言这是他首次使用CGI技术,导致制作过程出现许多难以掌控的变数。该片后于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公开播放约10分钟片段,[39]并于10月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。[40]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