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,对大海有着深深的感情,生活在大连的人们总会自豪的说“大海就是我的故乡”。而中国早在千年以前就开启了探寻海洋的历程,古代航海科技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卓越成就。
刳木为舟
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开始了对大海的探索,众多的贝丘沿海文化遗址,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征。
新石器时代
新石器时代,是考古学家设定的一个时间区段,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,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。
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,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。
早期先民面对无法逾越的海洋,开始利用有段石锛(bēn)等原始工具,通过“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”的方式,创造出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。而这一航海进程,也被许多早期文献所记载下来。
贝丘遗址
刳木为舟
左:青岛即墨大汶口遗址贝丘堆积
右:海南陵水石贡遗址贝丘堆积
贝丘遗址因文化层中包含大量人类食弃的贝壳,状如山丘而得名。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广大濒海地区,例如在山东烟台白石村遗址、福建福州昙石山遗址、海南陵水石贡遗址中都发现了深厚的贝壳堆积,其中不少属深海贝类,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,我国的沿海先民已经将大海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。
广东高明古椰遗址贝丘堆积
古椰贝丘遗址位于广东高明市西北角,东距西江1.8千米,现存面积约4万平方米,距今约4500年左右。是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保存最好、信息量最丰富、最具代表性的贝丘遗址。
石 锛
刳木为舟
浙江余杭出土的有段石锛
有段石锛是石锛的一种,在生产工具匮乏的石器时代,将一大段树干在中腰处用火烧焦,然后用加柄的有段石锛进行加工,可以快速有效地制造出独木舟,因而有段石锛被认为是舟楫加工的重要工具。
石锛是什么?
⬅ 石锛
⬆ 有段石锛 山东博物馆藏
磨制石器的一种。长方形,单面刃,有的石锛上端有“段”(即磨去一块),称“有段石锛”。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、刨土。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。
航渡演进
航渡演进图(匏—筏—独木舟—河船/海船)
我国航海技术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古人对水上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。最初的人们,可能是通过观察自然界各种具有浮力的飘浮物,进而演变出匏(páo)、竹筏、羊皮筏、独木舟、木板船、木帆船等泛海工具用以横渡江海。航渡工具的演变进程反映了人类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。
匏
航渡演进
匏,是中国古代对一个球体的葫芦的称呼,古人—般将三、四个葫芦串接起来,缚在腰间,以提高渡具的浮力。
筏
航渡演进
出土于四川彭县的东汉渔筏画像砖
为了寻求更好的水上工具,人们尝试把一些漂浮物捆起来制成筏,如竹筏、木筏、草筏等。筏的出现是人类摆脱水浸主动创造水上交通工具的一个飞跃标志。
皮浮囊
在缺乏木、竹等浮体材料但动物兽皮出产较多的地方,如我国的西藏自治区,人们把兽类兽皮整体剥下、制成一个封闭气密的皮囊,然后吹气,使之膨胀,就可漂浮在水上,支拖1~2个人渡河了。
独 木 舟
航渡演进
该独木舟是用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的,残长约560厘米,宽约52厘米,舟体平均厚度在2至3厘米之间,呈东北—西南向摆放,东北端保存基本完整,船头上翘,宽约29厘米,另一端已被破坏。舟弧收面及底部的上翘面十分光洁。船内离船头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,西北侧舷内也有面积较小的黑焦面,应是借助火焦法挖掘船体的证据。船体非常轻薄,底部与船舷厚度均为2.5厘米。船舷从船头起仅保留了约110厘米(船头的船舷已损坏)。
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渡河实践逐渐意识到:把一段树木平整、挖空,就可以成为一只坚固耐用和操作灵便的运载工具——独木舟。独木舟大体问世于旧石器晚期。到了新石器时期,盛产森林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独木舟了。
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发现的舟,距今约7000年前。
1958年和1965年,先后在江苏省武进县淹城遗址发现3艘周代独木舟,分别长11、7、4.35米,系用整木挖凿中空而成,艏艉尖翘如梭形。
1976年9月,在广东省化州县发现6艘汉代独木舟 ,左图自上而下分别为1号、2号、3号舟。
2号舟,相对完整,通长5米、头宽0.3米、尾宽0.2米、深0.22米,舟体内有金属工具加工痕迹。
河船/海船
航渡演进
河船与海船是基于模板船之上而形成的,木板船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。古人运用同样长短的木料,造出容量增大数倍的舟船。
舢 板
宋《雪渔图卷》中的舢板
该类型船只无蓬无桅亦无帆,吃水浅,建造简单,操作灵活,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大量运用于近水捕捞、运输等。
我国古代黄河、长江和珠江流域均有较大规模的内河船,其中汉代楼船的出现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初步成熟的标志。
福 船
中国航海博物馆的福船
福船是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。作为主要航行于浙江南部、福建及广东东部一带洋面的海洋木帆船,福船具有“尖圆”船底的特征,吃水深,利于深海破浪而行。据史书记载,我国唐代已设计打造出世界最早的尖底龙骨船,并在之后发展成庞大的福船系列。
由于 海上环境与内河相比更加恶劣,故对海船制造技术的要求相对更严更高。中国古代海船船型众多,其中沙船、鸟船(鸟嘴船)、福船、广船最具代表性。
在新石器时代,中国先民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,从贝丘开始到航渡工具的演进,见证了古时中国人的智慧。虽然受疫情影响大连博物馆已闭馆,但是“大连博物馆”微信公众平台更新不停,大博带您线上看展览,欢迎您继续关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中部分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处理。
关注大连博物馆
了解更多展览信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