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节效果示例
点击下方黄色文字观看
均衡器调节模板
参数调节思路
低中高频调节特点:
低频调节:
1、常见环境低频噪音在50Hz 左右以下。 把63Hz的推子下拉,低频衰减,声音会变“薄”
2、如果声音比较闷,在160Hz 处下拉一点,声音没有就那么闷了。
中频调节:
1、说话声音混沌不清、鼻音重都可以下拉中频调节,提升声音的清晰度。
2、1K的频率调节会增加声音的特色,使声音变得更有磁性,可适当调节
高频调节:
增加高频能提升人声的亮度和清晰度、让人声透亮,不“闷”
空气声调节:
直接到最大,可提升声音的磁性。
异常音调节:
问题类型
异常表现
推荐处理频段
调整方向
备注说明
声音闷
听起来不清晰、含糊、像罩了布
250Hz~400Hz
-2~5dB
可提升3kHz增强清晰度
鼻音重
鼻腔共鸣强,有“嗯~”感
600Hz~800Hz
-2~3dB
避免提升1kHz,否则可能放大鼻音
齿音重
“s”、“sh”等声音刺耳、刺脑
5.5kHz~7.5kHz
-2~6dB
声音单薄
声音空洞、没有厚度或存在感
120Hz, 3kHz
(各)+1~3dB
注意避免提升过多低频造成浑浊
喉音重
像从喉咙发出,有“哼~”或闷气感
300Hz~500Hz
-2~4dB
多由录音方式或麦克风角度引起
沙哑感
声音疲惫、干涩,失去亮度与细节
4kHz~6kHz
+1~3dB
若沙哑中带刺耳感,可同时削减2kHz~3kHz
声音浑浊
混在一起听不清,空间感不足
200Hz~350Hz
-1~3dB
搭配高通滤波器效果更佳
低频轰鸣
背景震动声、风声、脚步噪音等
80Hz (HPF)
切除
使用高通滤波器切除
缺乏明亮感
声音“灰暗”、“没有光泽”
8kHz~12kHz
+1~3dB
适度提升,防止齿音或高频噪点出现
空气感不足
缺乏空间感和细节,显得“干巴巴”
12kHz~16kHz
+1~3dB
仅在麦克风素质较好时可感知明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