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“回不去的故乡”大戏!晋商贾跃亭首次回应“下周回国”:重返中国需要满足2个前提条件

这场“回不去的故乡”大戏!晋商贾跃亭首次回应“下周回国”:重返中国需要满足2个前提条件

4月26日,Faraday Future(FF)创始人贾跃亭在接受凤凰网科技独家专访时,首次正面回应公众对"下周回国"梗的持续质疑。他明确表示,此前提出的"两年为限"战略与个人回国计划深度绑定,核心目标是通过FF和FX双品牌战略的实质性突破,实现债务偿还能力的根本提升。

贾跃亭强调,"两年为限"是公司战略实施的时间表,而非回国承诺。他表示,只有当公司在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基本面均取得实质性成功,具备解决债务问题的条件后,才会考虑回国。针对近期董事会通过的激励方案,他透露该机制将高管利益与股东回报深度绑定,未来可能扩展至核心团队,以激发执行力。

谈及债务问题,贾跃亭称中国债务偿还将是战略成功后的"大概率事件",并透露许多合伙人愿意拿出部分股权激励帮助其还债,这让他"特别感动"。尽管未给出具体还债时间表,但他表示通过团队共同努力,"时间不会太远"。

这一回应引发舆论热议。有网友指出,FF当前股价低迷(不足1美元)、交付量仅个位数,质疑战略可行性;也有观点认为,贾跃亭此次将回国计划与公司发展绑定,较此前"下周回国"的模糊表态更具务实色彩。值得注意的是,贾跃亭在采访中特别提到"孩子和父母都在北京,非常期待团聚",但未回应与前妻甘薇的相关话题。

展开全文

根据贾跃亭披露,FF市值若达到百亿美元,其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的债务将基本解决。目前,FF正通过轻资产运营和FX品牌优先发展策略推进战略落地。

解读: 什么时候回国?贾跃亭的最新回应让人哭笑不得。

“下周回国”这个梗终于等来了正主回应。4月26日,贾跃亭首次公开解释这个流传多年的网络热词,结果让人哭笑不得——原来“下周”不是日历上的七天,而是他自创的时间单位,一个“下周”等于两年起步。

这位乐视系创始人用一套堪比绕口令的逻辑重新定义了回国计划:不是不想回,是要等FF和FX双品牌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;不是不还债,是要等公司经济基本面好转。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钱到位就回,问题是钱什么时候到位?不知道。

贾跃亭的回应堪称当代商业话术教科书。把下周回国这个具体承诺,巧妙转化为两年为限的战略周期;将个人行为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,让回国变成组织行为学问题。这种把个人责任转化为集体目标的修辞艺术,让多少企业公关总监自叹不如。

贾跃亭自2014年独自前往美国创立FF以来,个人累计投入近7亿美元,在十年的时间里,FF历经波折,期间遭遇多次严重危机,公司股价大幅下跌,甚至一度跌破1美元警戒线,公司运营面临巨大挑战。

2024年财报显示,FF全年净亏损3.558亿美元,其中非经营性亏损占比58%,约2.064亿美元,尽管经营性现金支出同比下降75%至7020万美元,但公司仍依赖外部融资维持运营。

这些年他在美国造车,国内债主望眼欲穿,网友把“下周回国”玩成接龙游戏,而我们的贾老板在太平洋那头专心研发“债务消失术”。

最绝的是这次回应里埋的伏笔——回国前提是公司基本面好转。要知道FF法拉第未来的旗舰车型FF91 2.0已于2023年实现量产交付,但截至2024年8月累计交付量仅13辆,市场接受度远低于预期。按这个进度,债主们可能要准备好跨代追债了。

贾跃亭这场“回不去的故乡”大戏,活脱脱是现代版“等待戈多”。债权人等还款,股民等翻身,网友等结局,而贾跃亭在等一个完美的回国时机。只是不知道,当FF91终于量产时,当初的债主们还在不在营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