蝇蛆病有哪些类型

蝇蛆病有哪些类型

蝇蛆病系由双翅目昆虫幼虫,主要是蝇的幼虫(即蛆)寄生于人或动物的器官或组织中而致的寄生虫病,其临床上表现为疖肿型及匐形疹型两种类型。

1、疖肿型:皮损多发生在皮肤松弛部位如眼睑、口唇、腰、腹、臀及前臂深处,数目1-2个或10余个不等,损害可陆续发生;皮疹初发时为皮肤上大小不等,深浅不一的风团样结节或肿块,有游走性,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。当蛆即将钻出皮肤时,结节迅速肿大,疼痛加剧,几小时后在结节中央出现血性水疱,破溃后能挤出蝇蛆和恶臭脓液,炎症随之迅速消退;若结节不破溃,绳蛆可在皮下潜行,数日后原有结节消退,距原结节数厘米处出现新的结节或肿块,肿块表面可出现小丘疹,形成假性脓肿,称变异性蝇蛆病。

2、匐形疹型:蝇蛆在皮下移行时产生本型皮疹,表现为红色出血性条纹或红色线状弯曲的肿块,其末端为水疱,幼虫隐藏在疱前端的正常皮肤内。

参考资料:[1]王宇明,李梦东.实用传染病学.第4版[M].北京.人民卫生出版社.2017.

相关推荐